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院启动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

作者: 来源: 编辑:滕腾 发布日期:2025-10-27 点击:

为扎实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切实提高学院教师项目申请书撰写水平,10月27日,学院邀请大连理工大学喻健良教授作题为《科研基金申请书写作及科研设计若干问题》的专题报告。学院院长田文德、副院长程家骥、暴勇超以及学院二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由田文德院长主持。

田文德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喻健良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学科建设与教师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喻健良教授系统性地阐述了成功获得科研基金资助的关键要素。主要围绕两大核心板块展开论述:首先是“申请书撰写”,聚焦于申请文本的撰写技巧与规范,详细剖析了如何撰写能够迅速吸引评审专家注意的摘要,如何有理有据地阐述立项依据并充分进行文献综述,以及如何清晰、具体地呈现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再是“科研设计”,深入讲解了如何从一个创新的想法出发,凝练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可行性的研究课题,进而构建逻辑严密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并强调预实验、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的提炼,以及预期成果的合理设定。此外,喻健良教授还就申请前的准备工作、评审流程与常见误区进行了分析、还阐述了申请被拒后的应对策略等实用内容,旨在帮助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学者,全面提升其科研基金申请书的整体质量与竞争力,为成功获得资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互动环节,参会教师就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关切的问题,与喻教授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喻健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安全泄压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焊接气瓶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大连度达理工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专注于可燃介质燃爆特性、高压/高温反应器的安全设计与失效分析、可燃气体爆炸抑制技术的研究及相关装备的开发、二氧化碳管输工艺及安全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代表性成果包括:大型煤气化工艺装置的安全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粉/气/液三相可爆粒子云雾的宏观爆炸特性及火焰传播机制研究、多组分气体可爆性测定装置开发及灾害演化机制研究等。起草和参与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T 16918-2017《气瓶用爆破片安全装置》、GB/T 567-2012《爆破片安全装置》、GB/T 37816-2019《承压设备安全泄放装置选用与安装》等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曾参与重大燃气爆炸、气瓶爆炸、船厂爆炸等事故的技术分析与事故反演。此外,在特种设备失效分析与安全评价方法、工业介质非可控超压防控技术及产品开发等领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著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