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青春传承齐鲁文脉|青岛科技大学“青衿笃行弘儒风”实践团赴曲阜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张栩宁 周玉婷 来源:环境学院 编辑:周玉婷 发布日期:2025-09-05 点击:

8月12日至8月18日,青岛科技大学“青衿笃行弘儒风”实践团作为入选“青春传承齐鲁文脉”山东省2025年“三下乡”专项实践活动的重点团队,赴曲阜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围绕“儒风传承+乡村赋能+童心启航”主题,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陪伴式赋能”为路径,让鲁文化在少年儿童心中扎根,让青春力量为乡村孩子成长护航。

一、寻鲁文化根脉,让童心与儒魂同频

曲阜作为鲁文化的核心发源地,更是儒家文化的圣地。实践团成员带着防山镇颜子学校的孩子们沉浸式溯源鲁文化。走进孔庙,孩子们触摸着斑驳碑刻,跟着团队成员齐声诵读《论语》,感受文字背后的先贤智慧;探访孔府,结合孔氏家族“诗礼传家”的家规,用孩子易懂的语言讲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让鲁文化中的家国意识从小在孩子心中萌芽;前往尼山圣境,在巍峨的孔子像前,孩子们行揖礼、听典故,直观体会“高山仰止”的文化敬意。

在传统文化浸润课上,邀请防山镇颜子学校蔡运利主任以“揖礼示范”“雅言诵读”讲解儒家思想;团队成员还带来鲁剧片段展演、鲁绣纹样展示,让孩子们亲手触摸鲁绣的细腻针脚,在“看、听、做”中读懂鲁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我是齐鲁儿女”的文化自信。

二、融鲁文化精神,让童趣与认同共生

鲁文化讲究“和”与“礼”,更重“集体”与“担当”。实践团成员在防山镇体育场及活动教室举办“鲁风童趣”体育嘉年华,带领孩子们玩丢手绢、贴树皮、击鼓传花等充满乡土气息的集体游戏,在追逐欢笑中,引导他们学会协作、懂得包容,这正是鲁文化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精神的童趣表达。随后,团队成员教孩子们学唱《相亲相爱》,引导他们这份相亲相爱,就是咱山东人代代相传的情义,体现鲁文化的温度。

三、传鲁文化技艺,让童真与守护同行

传承鲁文化,既要护其“根”,也要守其“人”。一方面为孩子们筑牢成长防线。邀请退伍军人王勇老师开设“安全必修课”,结合曲阜乡村实际,用案例讲解国家安全、国防义务,更通过视频演示、情景模拟,让孩子们牢记防溺水“六不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用“安全守护”为孩子成长兜底。另一方面,聚焦鲁地非遗传承。开展“鲁味手工坊”活动,做鲁绣小挂饰、剪曲阜元素剪纸、绘文创扇子等手工非遗体验活动,孩子们在动手创作中,不仅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更在作品里注入对鲁文化的热爱,让鲁文化根脉在童真手中延续。

四、拓鲁文化新境,让童智与成长同步

鲁文化从不囿于传统,更含“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实践团专为孩子们设计“趣味科学课”,淀粉遇碘变蓝写字、大象牙膏、焰色反应等实验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探索欲;针对部分孩子的学业难题,团队成员开展“一对一辅导”,针对数学公式、语文作文、英语发音等问题耐心解答,助力孩子们解决学业难题,培养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带领孩子溯源鲁文化中深化了认知,孩子们在体验、互动中爱上了家乡文化,这正是“青春传文脉,童心续华章”的深刻内涵。作为山东专项团队,该实践活动既是青科学子暑期“三下乡”服务乡村、传承文化的担当,更是以鲁文化赋能少儿成长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