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副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力量 / 副教授 / 正文

蓝惠霞

作者: 来源: 编辑:张栩宁 发布日期:2025-03-27 点击:

姓名

蓝惠霞

出生年月

1974-10

性别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职称

副教授

行政职务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生物强化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纳米生物粒子强化生化处理废水技术

联系方式

lanhuixia@163.com

联系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郑州路53号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

学习和工作经历:

20056-至今,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

20019-20056月,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19989-20016月,广东工业大学,硕士

19949-19986月,青岛大学,学士

代表性科研/教研项目:

1、纵向项目

[1] 2015.6-2017.12,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新兴产业)(2015ZDXX0403B03),微生物和酶制剂处理造纸白水关键技术集成于应用示范,结题,项目核心成员

[2] 2016.7-2019.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6DL01),石油烃降解菌酵素蛋白表达活性的研究,结题,项目核心成员

[3] 2021.12-2024.1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MB085),含盐环境中氯离子的微生物跨膜迁移规律及其对受纳水体自净过程影响研究,在研,项目核心成员

2、横向项目

[1] 2016.1-2017.12,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微氧磁性活性污泥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研究,结题,项目负责人

[2]   2018.10-2020.9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氧化石墨烯磁粉复合体促进厌氧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研究,结题,项目负责人

[3] 2022.9-2024.6,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纳米Fe0/GO促进秸秆微生物强化产氢及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的研究,结题,项目负责人

[4] 2023.7-2025.7,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先进生物膜技术(BFR)在海水养殖尾水生态治理中的研究及应用,在研,项目核心成员

[5] 2025.1-2026.12,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型中小创企业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长效型分子组装抗菌技术在给水管材中的研究与应用,在研,项目核心成员

3、教研项目

[1]2025.1-2026.12, 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环境工程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及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在研,项目负责人

[2] 2018.1-2020.1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综合实验信息化教学改革,结题,项目负责人

[3]2024年,山东省省级一流课程,工业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仿真实验,项目核心成员

[4]2022年,山东省在线联盟建设项目,环境工程综合实验,项目负责人

[5] 2020年,青岛科技大学教改立项项目(重点),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实训平台的构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结题,项目负责人

[6] 2020年,青岛科技大学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环境工程综合实验,结题,项目负责人

[7]2021.1-2023.12,青岛科技大学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环境工程综合实验虚拟教研室,结题,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代表性论文、论著、专利:

1、主要论文

[1] Huixia Lan, Ke Li, Qiliang Cao, Qiaochu Liang*, Yecheng   Lin, Veeriah Jegatheesan, Binghua Yan, Heng Zhang, Yang Zhang. Hydroxyl   radical mediated extracellular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under aerobic and   anaerobic conditions stimulated by bio-FeS nanoparticle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4, 478:135450

[2] Huixia Lan, Ke Li, Qiliang Cao,   Zhanqiu Liu, Qiaochu Liang, Binghua Yan, Jiuqing Liu, Heng Zhang, Yang Zhang.   Enhanced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 through electron transfer activated by   Bacillus cereus synthesized bio-FeS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5, 490: 137816.

[3] Linyu Ji, Ke   Li, Meng Gao, Lianyong Lu, Qiaochu Liang, Huixia Lan*, Weiwei Lu*, Wudi Zhang, Yang Zhang. Elucidating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 in a coupled system of photocatalysis combined with Bacillus   cereus[J]. 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2024, 57:104616.

[4] Ke Li, Qiliang   Cao, Hui Zhang, Yuqi Jin, Qiaochu Liang, Huixia Lan*, Wudi Zhang, Yang Zhang. Elucidating GO/iron series mediated stable   flora and electron transfer under different COD/SO42−   ratios. 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2024, 64: 105736

[5] Huixia Lan, Linyu Ji, Ke Li, Yecheng   Lin, Xiangzhi Wang, Wudi Zhang, Qiaochu Liang, Yang Zhang. Mediated anaerobic   system performance, co-metabolizing flora and electron transfer by graphene   oxide supported zero-valent iron composit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3, 11: 109631

[6] Ke Li, Linyu   Ji, Meng Gao, Qiaochu Liang, Huixia Lan*, Weiwei Lu*, Wudi Zhang, Yang Zhang. Mechanisms of anaerobic   treatment of sulfate‑containing organic wastewater mediated by Fe0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pH values[J].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24, 47,417-427

2、授权专利

[1] 蓝惠霞, 张恒, 刘建波, 孙延慧, 张浩. 一种纳米磁粉-铁粉/氧化石墨烯复合载体强化生化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 ZL2017112818772, 2020

[2] 张恒, 蓝惠霞, 张岩冲. 一种淀粉接枝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ZL201210382022.X, 2014

[3] 蓝惠霞,张培鸣,刘合生,李克,张恒,孙延慧,刘建波. 一种用于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新型厌氧反应器.   ZL202021350192.6,2021

[4] 蓝惠霞, 耿士文, 李慧洁, 王晓红.全程自养菌脱氮外循环曝气式悬浮填料SBR一体化装置. ZL2015203898933,2016

主要学术奖励/荣誉:

1教学成果获奖

[1] 2018年,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6, 以人为本、重实践、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GJ20180297)

[2] 2018年,青岛科技大学实验教学改革奖,二等奖(1/8,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改革

[3]   2025年,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指导教师,一等奖(1/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生态评估研究

[4]2018年,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优秀硕士论文),二等奖(1/1, 氧化石墨烯/纳米磁粉复合物强化微氧活性污泥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研究

[5]   2019年,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优秀硕士论文),二等奖(1/1, Fe0/GO介导的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调控规律及机理研究

[6]   2018, 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一等奖(1/1),处理造纸白水优势菌群的构建

[7]2021年,青岛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10,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8]2024年,青岛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10),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上一条:刘帅

下一条:邓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