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力量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 / 正文

万均教授

作者: 来源: 编辑:jc 发布日期:2019-01-15 点击:

导师姓名

万均

性别

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博士后

所属院系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环境污染物的富集、检测;废水处理技术;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联系方式

13954279063

wanjundz@sohu.com

个人简历:

1987.9-1991.7,山东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学士

2001.9-2004.7,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分析化学专业,硕士

2004.9-2007.6,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博士

1991.7-1995.12,山东省化工研究院第一研究室,研究工作

1995.12至今,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工作

2007.10-2009.10,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

代表性科研项目:

1、DNA分子机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5053

2、超灵敏生物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二噁英类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MB049

代表性论文、论著:

1、 Jun Wan*, Baihong An, Zhibeng Chen, Jingwei Zhang, William W. Yu*. Nitrogen doped graphene oxide modified WSe2 nanorods for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i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pounds, 2018, 750: 499-506.

2、 Baihong An, Yanan Liu, Chengcheng Xu, Han Wang, Jun Wan*. Novel Magnetically Separable Fe3O4-WSe2/NG Photocatalyst: 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8, 42:8914-8923

3、 JunWan*, Kun Zhang, Chao Li, Yuyuan Li, Shuyan Niu. A novel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based on a rhodamine 6G derivative for the detection of Pb2+ion,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17, 246: 696–702.

4、 Yuyuan Li, Bei Hu, Wuheng Dong, Xiaomin Xie, Jun Wan,* Zhaoguo Zhang*. Visible Light-Induced Radical Rearrangement to Construct C−C Bonds via an Intramolecular Aryl Migration/Desulfonylation Process, J. Org. Chem. 2016, 81, 7036−7041

5、 Jun Wan,* Yuxiao Si, Chao Li and Kun Zhang. Bisphenol a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polythiophene/Pt nanocomposites modified electrode, Anal. Methods, 2016, 8: 3333–3338.

企业标准与专利:

1、 种含苯并三 唑的三 唑有机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国家发明专利,ZL200510104480.7.

2、一种检测铅离子的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510785209.8

主要学术奖励:

1、 肿瘤标志物的光电化学检测,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BZ10052

2、基于信号放大技术的光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普通本科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15BZ10073,4/4

上一条:张杨教授

下一条:李卫兵教授